人體各部位最佳抗老食物
通過飲食來抗衰老,能達到比護膚品、保健品更明顯的效果。到底該如何食用才能事半功倍?近日,美國健康網站介紹了人體不同部位的最佳抗衰老食物,可供大家參考。
1. 大腦—最佳抗老食物:藍莓
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大腦的衰退比外貌衰老更可怕。以藍莓為代表的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的食物,有助逆轉隨年齡增長而顯現的認知功能和空間記憶功能的下降。
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的大規模數據調研顯示,常吃藍莓的老年女性的腦功能衰退速度更慢,得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更低。
人體各部位最佳抗老食物
通過飲食來抗衰老,能達到比護膚品、保健品更明顯的效果。到底該如何食用才能事半功倍?近日,美國健康網站介紹了人體不同部位的最佳抗衰老食物,可供大家參考。
1. 大腦—最佳抗老食物:藍莓
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大腦的衰退比外貌衰老更可怕。以藍莓為代表的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的食物,有助逆轉隨年齡增長而顯現的認知功能和空間記憶功能的下降。
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的大規模數據調研顯示,常吃藍莓的老年女性的腦功能衰退速度更慢,得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更低。
小心!五穀雜糧雖健康 並非人人都可吃
5種人吃錯更傷身
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135期2010.02.01作者 : 黃惠鈴
吃五穀雜糧比吃白米健康,已不是新鮮事。超市、大賣場、有機店的架上,除了糙米、薏仁、小米、麥片、燕麥,各式豆類等單一產品外,業者推出五穀米、十穀米,甚至混二十多種雜糧,產品琳瑯滿目,鼓勵大家吃得更健康。
但你恐怕不知道,吃五穀雜糧,其實也有學問,吃錯了反而傷身。
怎麼吃冰才不會變胖
夏日冰品大解析 讓你健康不發胖
夏天,有誰會不想吃冰?天氣越來越熱,面對琳瑯滿目的冰品,該如何選擇低熱量的商品,成為現代人想吃冰但又不想發胖的最大考量,建議多參考商品熱量標示,或是選擇熱量較低的冰品,才能掌握健康原則。
市售冰棒一支熱量約有100大卡,若是加上巧克力和花生粒,熱量就暴增至250大卡,吃完一支冰棒後得慢跑30分鐘才能完全消耗熱量。相較於冰淇淋或是冰棒這類的高熱量冰品,剉冰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,但是如何選料,就很重要了。
吃爆米花能延緩老化、抗癌、還能減肥
吃爆米花也能抗氧化!英國每日郵報報導,爆米花的抗氧化成分比一般蔬果來得更多,一份原味爆米花約含300毫克的抗氧化劑,是一般蔬果2倍,能達到延緩老化、防癌的好處,且原味爆米花本身是未加工的穀類,熱量低,因此也成為時下最夯的減肥零食,不過專家提醒,爆米花中不含維生素,並不能完全取代蔬果。
美國賓州斯克蘭頓大學研究團隊發現,爆米花具有很高的抗氧化劑成分,因為成分中只有4%是水,而蔬果成分中,水含量可高達九成,抗氧化劑濃度因水的稀釋而變得沒那麼高。1份爆米花約含300毫克的抗氧化物,是1份水果(160毫克)的2倍;另外,抗氧化劑與纖維濃度最高的部分是爆米花的香脆外殼;爆米花其實就是爆玉米粒,也是抗氧化的聖品。爆過的玉米熱量低,纖維含量高,口感佳,唯一的前提就是,在爆的時候不要加太多奶油及鹽巴,市售的爆米花因為增加口感、添加了許多添加物,反而不健康。
該項研究的研究人員文森(Joe Vinson)表示,爆米花因為是未加工的全穀物零食,吃多了也不必太過擔心,所以目前被很多人拿來當零食吃。但他仍然認為,爆米花缺少人體所需的的主要維他命和營養素,因此,不能因為爆米花有益處,就把爆米花當主食。適量攝取爆米花再搭配每日5種蔬果,才會對健康有幫助。
請注意:是要吃『原味』的爆米花喔,才對健康有幫助!
每日飲300c.c紅酒、啤酒 抗老抗癌一把抓
優活健康網 – 2015年2月1日上午8:00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/綜合整理)若給酒劃一條明顯的分界線,超出線外,就是世界衛生組織,所認定的第一級致癌物,與石綿、空汙齊名,安分於線內,則是眾多研究一同讚好的酒精性飲料,包括保護心血管疾病、抗氧化等,可見酒精飲料非黑即白。而由白轉黑的轉捩點,是酣暢之下,酒愈喝愈多的苦果,但酒到底要喝多少?怎麼喝?各國酒瓶上也皆未提出警示水位線,目前英國因此正反覆思考,是否於酒瓶上強制業者標明營養標誌,以降低酒精對人體的危害。
紅酒、啤酒每日喝三百毫升內 對身體幫助大
先探究,酒類飲品安於線內,對於身體的好處,舉例而言,像是啤酒,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均指向,適量喝啤酒,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,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甚至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,其中營養大功臣,各種胺基酸、鉀、鈣、鎂、鉀等礦物質,以及維生素等,以健康的常人,若能適量控制於一瓶三百毫升內的飲用量,對於身體確實存有不少助益。
尤其紅酒,也是被不少人公認,能有助於體內環保的酒類,其中的白藜蘆醇,抗氧化效果以及抗發炎效果,足以勝過其他類同樣為能抗氧化的營養素,能預防心臟病,同樣也有養顏美容的效果,紅酒也富含黃酮類,有助預防癌症,但那條分明的界線,也同等啤酒飲用量,在每日三百毫升以內。
腳的照顧與保健
老化是由腳開始
黃帝內經:「人之衰老始於足,足血盈則身心健」。
腳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,回流血液需藉著肌肉收縮,經微血管、靜脈回到心臟,若腳的肌肉收縮差,擠壓動作弱,那麼下半身的靜脈循環變慢,血氧提供不足,就會使靜脈血管內的代謝物(酸性物)增加,無法完全運回心臟,那麼就出現下肢腫脹、腳冰冷、痔瘡、靜脈曲張,皮膚角質化變粗硬,趾甲沒光澤,塌陷、腳中風等症狀。
不愛走路就是不健康
不愛走路、不能走路就是不健康, 現代年輕人整天在電腦桌前,假日對踏青、爬山都沒興趣,街頭買個東西也騎摩托車,有電梯絕不走樓梯,久而久之,腳不再有應有的肌力、敏感度與靈活的微調能力,很年輕就會有從腳底開始,到小腿、大腿、髖骨、腰部、脊椎的痠痛。
夏日海邊光腳丫 4大保養關鍵
作者: 圖文提供/商周出版 | 華人健康網 – 2014年8月19日上午8:32
夏天一到,戶外水上活動多,光腳丫、搭涼鞋、穿人字拖機會增加,不管是脫皮的香港腳、灰灰的趾甲,還是粗粗的厚腳跟,都有礙觀瞻,到底有哪些足部的健康問題值得重視?平日又該怎麼保養?
人體站立時,不管是走路、跑步或爬樓梯,雙腳必須承接所有的重力,但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一下自己的腳丫、腳縫,或腳底了呢?
其實,足部的保健並不難,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,可以趁每天洗好澡後,用毛巾擦乾時,順便花幾分鐘時間,稍微看一下:趾甲是否適度修剪,表面有沒有保持光滑,還是有黃黃灰灰變厚的情況?趾頭與趾頭間的趾縫,尤其是第三、第四或第四、第五腳趾間,最容易有香港腳,也可以輕輕拉開來,看看有沒有脫皮、長水泡?
當然,每天踩在地上的腳底,也不能忽略,不論是突出的雞眼、硬硬的厚皮,粗而乾裂的腳後跟,還有大於○.五公分以上的痣,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足部問題。為什麼夏天一來,香港腳就容易一再復發?從事水上活動,該如何避免被感染?
引用網路資料 請大家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