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房顫動引發中風  台灣人比西方人早

010.jpg

台灣心房顫動病患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年紀比西方人早,約降低到50

 

台北榮總最新一份研究顯示,台灣心房顫動病患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年紀比西方人來得更早,約降低到50,比起西方治療指引的65歲來得更早,這項研究引起亞洲地區注意,預期將可改寫亞洲版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引,相關成果接連登上心臟學界期刊《J Am Coll Cardiol》與《Circulation》。

 

由台北榮總內科部主任陳適安帶領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將近3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的資料,研究不同心率控制藥物對於病患的影響,以及針對各種危險因子和各個年齡層的中風危險性進行深入的分析。

 

心房顫動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,全台有20萬名心房顫動病患,一旦發生,因心房無法有效的收縮,心房內的血液會處於流動不佳的狀態,血液易凝結成血栓,一旦血栓流到腦部,就會造成腦中風。

 

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醫師趙子凡說,西方版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引提到,65歲以上的心房顫動病患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,但根據國內健保資料庫顯示,台灣心房顫動的病患中風的風險卻比西方人來得高。

 

趙子凡說,他曾收治一名61歲翁先生多年來罹患心房顫動,他沒有高血壓、糖尿病,更不是西方治療指引需要服用預防中風藥物的高危險群,但突然某天早上突然單側肢體無力,緊急送醫後,發現竟是心房顫動引發的缺血性腦中風,最後經過治療,復原狀況良好。

 

他指出,治療心房顫動病患最重要的是預防中風,每6名中風病患就有1名與心房顫動有關,且應控制心跳速率。

 

北榮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表示,國內常見用來控制心跳速率的藥物分別為乙型阻斷劑、鈣離子阻斷劑和毛地黃,而這項研究也進一步分析這3種藥物的死亡風險,發現乙型阻斷劑死亡風險最小,而毛地黃最高,甚至高達12%

 

北榮心臟內科主任邱春旺說,毛地黃是心律不整的常見用藥,倘若患者水喝得較少或拉肚子,導致電解質失衡,即可能產生毛地黃中毒,劑量必要依照病患體質、病患,拿捏得非常準,通常會建議臨床醫師可優先開立乙型阻斷劑,這些藥物皆為健保給付藥物。(中國時報)

 

本資料引自中時健康網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僅為宣導 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立即撤除

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%E5%BF%83%E8%87%9F%E8%A1%80%E7%AE%A1%EF%BC%8D%E5%BF%83%E6%88%BF%E9%A1%AB%E5%8B%95%E5%BC%95%E7%99%BC%E4%B8%AD%E9%A2%A8%E5%8F%B0%E7%81%A3%E4%BA%BA%E6%AF%94%E8%A5%BF%E6%96%B9%E4%BA%BA%E6%97%A9-News-247182.html

arrow
arrow

    yessir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